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调研了四川山丘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中抑螺防病林的生长状况、布局与林内外小气候特征。结合抑螺防病林与沟渠、沟溪、河流间关系,将其总结为9种类型,并提出5种建设模式。据测定,抑螺防病林能降低地表气温1.38℃,减少光照1 049.89×10 lux,降低土壤表层温度7.43℃(0 cm~5 cm土层)和5.28℃(5 cm~10 cm土层),具有减量特性。山丘区林业血防安全体系需要从天然水系、人工沟道等水系(流)网络上建设抑螺防病的网状森林廊道。
推荐文章
山丘区抑螺防病林栽培模式研究
山丘区
抑螺防病林
树种类型
配置模式
山丘区抑螺防病林效益评价
抑螺防病林
效益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山丘区
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森林生态学
长江流域
抑螺防病林
生态服务
评估
四川山丘区林业血防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解析
四川
山丘区
林业血防
农林复合
经营模式
适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山丘区抑螺防病林类型、建设模式与减量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山丘区 抑螺防病林 减量特性 水系森林廊道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S727.29
字数 13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12.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亚平 77 873 17.0 25.0
2 费世民 115 1845 24.0 38.0
3 蒋俊明 66 833 18.0 25.0
4 孟长来 11 114 4.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丘区
抑螺防病林
减量特性
水系森林廊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3-5508
51-1217/S
大16开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33512-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