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8例152椎,男36例,女92例;年龄58 ~89岁,中位数73.5岁.椎体受累节段:T63节,T74节,T84节,T95节,T106节,T1118节,T1237节,L141节,L223节,L36节,L45节.术后观察疼痛缓解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128例患者,均行脊椎双侧骨水泥灌注,单节椎体骨水泥灌注量为2.8~6.3 mL,中位数4.3 mL;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3月,中位数9.5个月.术后腰背部疼痛消失95例;腰背部持续钝痛,3~6d后消失28例;疼痛无明显缓解5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7~10分,中位数8.5分;术后0~4分,中位数2.5分.伤椎前缘高度术前13~ 17 mm,中位数15.5 mm;术后21 ~25 mm,中位数23.5mm;后凸角术前28°~30°,中位数29.5°;术后14°~17°,中位数15.5°.均无感染及其他组织损伤发生;骨水泥侧漏8例,但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来源期刊 中医正骨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3
页数 分类号 R687.3
字数 17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015.2012.07.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常 2 22 2.0 2.0
2 陈文红 1 6 1.0 1.0
3 马在松 1 6 1.0 1.0
4 张春浩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柱骨折
骨折,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正骨
月刊
1001-6015
41-1162/R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启明南路82号
36-12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3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