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5个保护区为例来探究外来入侵植物与环境及人为因子间的关系.利用CCA分析了环境变量与外来入侵植物丰度的关系,采用了多元回归得出了与外来入侵植物最为相关的环境与人为因子.结果显示,从泰山自然保护区到丰林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别为25种、12种、13种、5种、5种,沿着包括纬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高降雨量等环境因子强度的降低而下滑.而同时,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随着人为活动的干扰度增强而增加.从起源上来看,热带成分从31%降至0,而北美起源的植物则逐渐增加.从科的组成上看,五个自然保护区中均有菊科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15%、33%、36%、40%和20%,显示了其世界广布的特性,而其他科属入侵植物的分布并不均衡.从生活型上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成分.外来入侵植物的传入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及利用喜好的驱动.
推荐文章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成因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外来入侵植物
分布格局
江西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入侵种的分析
植物入侵种
分析
防治
桃花岭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森林生态学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植物
分布
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初探——以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生态保护
土地利用类型
生境类型
开发干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与环境和人为因子的关系——以五个自然保护区为例
来源期刊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外来入侵种 自然保护区 典范对应分析(CCA) 分布格局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8-283
页数 分类号 X171
字数 540字 语种 英文
DOI 10.5814/j.issn.1674-764x.2012.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金朝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76 1868 22.0 37.0
2 桑卫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52 2220 28.0 46.0
3 薛达元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48 1450 21.0 31.0
4 张渊媛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来入侵种
自然保护区
典范对应分析(CCA)
分布格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4-764X
11-5885/P
大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201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780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