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碳热还原法以磷铁和碳酸锂为原料合成了LiFePO4,用XRD、恒流充放电法和EIS对其进行表征,用TG-DTA分析了反应过程.预焙烧过程中磷铁中的磷与碳酸锂反应形成Li4P2O7和LiFeP2O7,再与中间产物Fe2O3、Fe3O4和补充磷源NH-4 H2 PO4进一步反应生成LiFePO4.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时放电容量可以达到151.68mAh/g,0.2和0.5C分别循环10和20次后放电容量仍有125.94和103.51mAh/g,衰减率分别为4.23%和7.24%.不同荷电状态的EIS结果表明:放电至2.4V具有最小的溶液阻抗;界面阻抗由于充放电至3.4V时包括一部分不稳定的SEI膜,因此比充放电至2.4V时大;随着充放电过程的继续,反应过程由反应控制逐渐变为扩散控制.
推荐文章
以锂矿为锂源循环制备正极材料LiFePO4
LiFePO4
锂矿
制备成本
电化学性能
磷铁和碳酸锂配比对LiFePO4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磷铁
LiFePO4
XRD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PPy/LiFePO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正极
磷酸铁锂
聚吡咯
电化学性能
由黄磷副产物磷铁合成球形LiFePO4
磷铁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流变相法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铁和碳酸锂制备LiFePO4的反应机理和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新型材料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LiFePO4 反应过程 电化学性能 EIS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3,126
页数 分类号 O614.111
字数 28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536.2012.06.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康平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95 356 10.0 15.0
2 陈妙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3 3 1.0 1.0
3 王贵欣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5 59 5.0 7.0
4 康涵昌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iFePO4
反应过程
电化学性能
EI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新型材料
月刊
1006-3536
11-2357/TQ
大16开
北京安定门外小关街53号
82-816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024
总下载数(次)
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