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热喷涂技术       
摘要:
本文通过对水中收集的等离子喷涂熔融粒子进行粒度分析及形貌观察,研究了喷涂粒子在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及超音速大气等离子喷涂(SAPS)射流中的加热历程及熔化状态。实验观察到氧化钇部分稳定的纳米颗粒团聚造粒的氧化锆(Y—PSZ)球形粉末颗粒在APS及SAPS射流中传热传质过程中的熔融与“细化”现象有明显不同:在SAPS射流中,尺寸较大(粒径在几十微米)的颗粒大部分形成了十分细小的(小于5μm)颗粒;相对而言,APS中的熔融粒子仍以十几微米以上较大粒径的半熔融粒子为主。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尺寸粒子在等离子射流中先从表层熔化,逐渐向颗粒内部扩展,形成柱晶熔区,属典型的梯度熔化模式,最终芯部存留大量细小未熔一次粒子,即所谓半熔融状态;相应的SAPS中大量粒径小于5μm的小颗粒在超音速等离子体射流中整体迅速熔化(即所谓等温熔化模式)。对熔融或半熔融粒子撞击基体后的扁平化过程进行分析表明:在APS射流中扁平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00μm以上,且周围飞溅较多,导致典型的层状多孔的粗大组织结构,层间出现较多平行横向裂纹;而SAPS大量细小熔滴撞击基体后,冷却更快,多呈无明显飞溅的直径约10-30μm圆盘状,形成大量细密柱晶交错堆垛而成的、无明显分层的特殊结构。对收集粒子进行X-射线衍射相分析表明,APS及SAPS两种工艺下的熔融粒子均未发生明显相变,相组成主要为室温下非转变四方氧化锆(t’-ZrO2),说明喷涂粒子在高温等离子射流的加热历程中,其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
推荐文章
等离子体熔化离心雾化喷涂粒子的特性
离心雾化
粒子
等离子喷涂
粒度分布
超声速等离子喷涂氧化锆粒子时的加热熔化特性分析
超声速等离子喷涂
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粒子
格林函数
熔化时间
电磁加速等离子体喷涂技术的原理分析
爆炸力学
电磁加速等离子体喷涂
冲击波
等离子体电枢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气源组分研究进展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环境
气源组分
自由基
放电特性
发射光谱和化学特性
表面
应用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喷涂粒子在等离子体射流中的加热历程及熔化状态研究
来源期刊 热喷涂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体喷涂 喷涂粒子 加热历程 熔化状态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
页数 9页 分类号 TG17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127.2012.02.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3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气等离子体喷涂
喷涂粒子
加热历程
熔化状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喷涂技术
季刊
1674-7127
11-5828/TF
大16开
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200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