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黑土区主要水土保持林类型,选择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白皮柳纯林、杨树纯林、樟子松与落叶松混交林、樟子松与杨树混交林6种林分进行林下枯落物层、林下土壤层蓄水能力和林下土壤入渗性能、孔隙度的试验和测定,研究不同林分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通过试验分析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蓄水率为1.3~2.5倍,枯枝落叶数量多且枯落物比表面积大的落叶松和白皮柳枯落物层蓄水能力最强;针叶林及其混交林土壤层蓄水量最大;混交林改良土壤效果最好,林下土壤入渗能力高于纯林,毛管孔隙度大于纯林.建议在黑土区水土保持林建设中,根据立地条件,以混交林和针叶纯林为主.
推荐文章
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保水保土效应研究
耕作措施
蓄水效益
保土效益
土壤侵蚀
东北黑土区
东北黑土区蓝靛果埂带栽植技术及其水保效益
蓝靛果
埂带
栽培
水土保持效益
东北黑土区沟蚀研究与防治
切沟
侵蚀沟
综合治理
东北黑土区
东北黑土区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黑土区
坡面侵蚀
影响因素
效应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北黑土区各类水保林蓄水能力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植被 水土保持林 蓄水能力 东北黑土区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平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分类号 S714.7
字数 31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366.2012.04.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亚娟 19 98 4.0 9.0
2 刘绪军 11 39 3.0 5.0
3 景国臣 11 37 3.0 5.0
4 刘丙友 9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被
水土保持林
蓄水能力
东北黑土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双月刊
1673-5366
21-1532/S
16开
辽宁省朝阳市龙山街四段235号
8-11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0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