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皖南地区下震旦统蓝田组(相当于陡山沱阶)下部植物宏体藻层内发现古介形类化石是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已知古介形类产出的最低层位,将原初见于早寒武世地层梅树村阶底部下延至早震旦世地层陡山沱阶下部(时限前溯约130Ma).文中根据古介形类化石的结构、构造、壳质及软体等特征,将其归于动物分类系统的Arthropoda—Crus?tacea—Ostracoida—Archaeostaidae—Sinogella (gen. nov.)—S. lantianensis (gen. et sp.nov.);并作为讨论 Sinogella 种族发生演化史的依据,认为在自然选择支配下古介形类历经具节肢—外套膜—几丁质外壳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尤以外套膜的出现最为重要,其功能是保护介虫躯干,继后,外套膜分泌几丁质外壳,形成新属种Sinogella lantianensis (gen. et sp. nov.)等. 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原称“蓝田植物群”更名为“蓝田生物群”提供了确凿的动物化石证据.
推荐文章
华南滇东地区震旦(Ediacaran)系顶部Longfengshaniaceae藻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滇东地区
震旦(Ediacaran)系
旧城段
龙凤山藻科
皖南上溪群中放射虫化石和古蛋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
皖南
上溪群
放射虫化石
古蛋类化石
古地理
"江南古陆"
古海洋
川中地区前震旦系裂谷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四川盆地
高石梯—磨溪
裂谷
台缘带
构造运动
油气分布
生储盖组合
塔东隆起带震旦系古油藏的发现及勘探意义
塔东隆起带
震旦系
沥青
碳同位素
古油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皖南地区震旦系古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安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蓝田组 蓝田生物群 Sinogella (gen. nov.) 震旦系 皖南地区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2
页数 分类号 P534.41|Q913
字数 31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清和 4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蓝田组
蓝田生物群
Sinogella (gen. nov.)
震旦系
皖南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地质
季刊
1005-6157
34-1111/P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