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兔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改变及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大耳白兔,按编号法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及感染组(n=40).感染组采用腹部敷贴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别于感染后12周(12W组,n=20)、20周(20W组,n=20):(1)测定各组血浆内毒素和肠粘膜通透性指标FITC-D含量;(2)取回盲段小肠组织行HE、Masson染色和电镜观察;(3)取肝、脾、肾和肠系膜淋巴结匀浆进行细菌培养,计算细菌易位率;(4)免疫组化法测定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水平.结果:12W、20W组血浆FITC-D和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20W组高于12W组(P<0.01);12W组、20W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明显缩短、稀疏、部分断裂、扭曲、倒伏、脱落,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模糊,细胞间隙增大,线粒体基质减少,部分嵴断裂,粗面内质网肿胀,结构不清;12W组及20W组细菌易位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正常组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及胞质内均见Occludin蛋白显著表达,12W组和20W组较正常组表达减弱(P<0.01),且20W组更弱(P<0.05).结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兔随着肝脏损害加重,出现明显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肠道通透性升高与内毒素水平明显正相关,可能是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黄芩煎剂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预防性实验的量效研究
黄芩
肝硬化
内毒素血症
预防
量效关系
乳果糖及促肠动力药对失代偿肝硬化肠源性肠道菌群失调及内毒素的影响
乳果糖
西沙必利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菌群
内毒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吸虫病肝硬化兔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及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来源期刊 微循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肝硬化 肠粘膜屏障 内毒素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封3
页数 分类号 R657.3+1
字数 27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740.2012.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 114 651 12.0 18.0
2 李强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普外科 18 68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吸虫病
肝硬化
肠粘膜屏障
内毒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循环学杂志
季刊
1005-1740
42-1321/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9号
38-201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2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