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小儿“脾常不足”是由明代著名医家万全首先提出的,该理论对后世诊治小儿脾胃疾病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首先阐述了“脾常不足”的生理及病理含义.其生理上是指虽然小儿脾胃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相对还不完善、不成熟,但是只要调护得当,并不阻碍小儿生长发育;病理上是指小儿由于脾胃功能尚未健全,易罹患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系列病症;继而阐述了“脾常不足”理论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小儿脾常不足,若调护失当,不仅易罹脾胃疾患,还可致百病蜂起,变生他疾;在治疗上,应时刻顾护脾胃,以健脾和中作为治疗小儿疾病的基本原则;在疾病预防上,应加强科学喂养,使得脾胃健旺,生化有源,小儿健康成长;在病后调护方面,应强调补益脾胃,以助小儿体质尽快恢复.
推荐文章
浅议小儿"脾常不足"
脾常不足
小儿
理论探讨
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用药探讨
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
稚阴稚阳之体
纯阳之体
用药探讨
当代小儿厌食多脾阴不足
小儿厌食
脾阴虚
益气
运脾
论小儿五脏有余不足
五脏有余不足
生理病理
儿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议小儿“脾常不足”
来源期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儿 脾常不足 健脾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0
页数 分类号 R72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川锋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
脾常不足
健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半月刊
1007-0893
44-1419/R
大16开
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3002号
46-16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45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1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