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协作通信中采用机会中继和多中继两种方案下的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在讨论多中继时考虑了中继节点间平均分配发射功率和根据最优原理分配发射功率这两种功率分配方式。对比两者性能时,考虑了接收端是多天线情况,并且在讨论接收端是多天线情况下的机会中继时,采用的是最优功率分配算法来选取最优中继节点。通过理论分析结合蒙特卡罗仿真对比,得到协作系统采取机会中继和多中继这两种中继方案下,多中继方案的系统性能优于机会中继方案,这与当接收端是单天线时,机会中继要好于多中继的性能结论[1]正好相反。
推荐文章
一种基于机会中继的多跳协作MAC机制
MAC机制
机会中继
多跳协作
误包率
中继节点
Nakagami-m衰落信道中的机会中继策略
机会中继
放大转发
中断率
基于机会OFDMA中继的协同分集系统性能分析
机会中继
协同分集
正交频分复用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基于联合迭代检测译码的多中继RA编码协作系统
多中继编码协作
RA码
LDPC码
联合迭代检测译码
多层Tanner图
误比特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会中继与多中继多接收天线协作系统的性能比较
来源期刊 新型工业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协作通信 机会中继 多中继 最优功率分配 虚拟MIMO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N911.22
字数 42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啜钢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 119 6.0 10.0
5 刘伟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46 188 8.0 12.0
9 夏宗友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协作通信
机会中继
多中继
最优功率分配
虚拟MIMO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型工业化
月刊
2095-6649
11-5947/TB
16开
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1106室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4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6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