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中国西南岩溶区抗旱减灾对策,分析了2009年秋至2010年春广西岩溶区的旱情: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20% ~ 70%;气温除11月和4月偏低外,其余7个月偏高0.7~2.8℃;一些地方持续8个月无有效降雨;岩溶区农作物受旱面积约为100万hm2,约占岩溶区耕地面积的70%,干旱分布与岩溶发育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极端气候是诱发西南岩溶区大旱灾的主要原因,岩溶区水文地质和地貌条件是旱情加剧的独特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性缺水和环境恶化也是主要因素之一.提出了加强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能力,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水利工程后期管理以及维修养护,重视岩溶生态恢复、重建和保护等抗旱减灾对策.
推荐文章
中国西南岩溶区1900-2012年旱涝灾害分析
旱涝灾害
暴雨
洪水
灾害特征
西南岩溶区
1998-2012年中国西南岩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中国西南岩溶区
SPOT-VEGETATION
变化矢量分析
趋势分析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
岩溶
石漠化
水土流失
中国西南
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区域生态安全
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足迹
协整分析
动态均衡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9-2010年中国西南岩溶区旱情分析与减灾对策——以广西岩溶区为例
来源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溶区 干旱 成因 减灾对策 广西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水资源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4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254
字数 4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57.2012.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纯青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1 291 8.0 13.0
2 周蕊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18 3.0 3.0
3 潘林艳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7 14 3.0 3.0
4 符秋菊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区
干旱
成因
减灾对策
广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季刊
1674-9057
45-1375/N
16开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48-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