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改良多管芦笙的出现是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苗族芦笙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古老的芦笙只有六管五声音阶,一百多年前也有七管音的,故一直被人们称为‘五音不全’的乐器。所以“六管、七管芦笙都被列入古老芦笙的范畴①”。芦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一直停留在“五音不全”的状态,但由于芦笙的音响、性能、结构等特殊,其特色是其他吹管乐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几千年来芦笙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苗族人民把它保留下来,传承下来,成为自己独特的乐器。
推荐文章
改良多切口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60例临床观察
环状嵌顿痔
痔上动脉结扎术
痔上黏膜悬吊术
改良多头腋胸带改善乳腺癌病人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
多头腋胸带
改良
乳腺癌
皮下积液
满意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苗族的改良多管芦笙
来源期刊 群文天地(贵州)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芦笙文化 苗族 改良 吹管乐器 历史进程 五声音阶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8
页数 2页 分类号 J60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芦笙文化
苗族
改良
吹管乐器
历史进程
五声音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群文天地(贵州)
双月刊
贵州省贵阳市富水北路41号
出版文献量(篇)
134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