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于局限的、高盐度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以泥晶白云岩、泥晶石灰岩和蒸发岩为主。部分岩石经岩溶作用改造成岩溶角砾岩。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全岩或手选样品的δ18 O值在-16.0‰~-1.9‰(VPDB标准,下同)之间,平均为-8.5‰;δ13 C值在-16.1‰~4.83‰之间,平均为-0.90‰。激光显微采样样品δ18 O值在-15.8‰~-0.8‰之间,平均为-7.7‰;δ13 C值在-12.4‰~5.77‰(VPDB标准,下同)之间,平均为-0.15‰。总的来说,2种采样方法的结果没有大的差别,后者较前者能更准确地反映不同组分特征。原始沉积方解石和石灰岩δ18 O最大值均为5.8‰,代表原始碳酸盐岩的δ18 O值,与大多数学者的全球同位素地层学研究成果吻合。由于淡水淋滤和埋藏作用,原始沉积方解石和石灰岩δ18 O最小值和平均值均较低。充填于孔隙的方解石受淡水淋滤和高温埋藏作用影响,一般有较低的δ18 O值。原始沉积的白云石或白云岩δ18 O最大值较原始沉积方解石和石灰岩相应值明显偏高,白云石沉积于高盐度、局限环境条件下,由微生物白云石机理形成。因形成较晚,充填于孔隙的白云石有较低的δ18 O值。碳酸盐岩δ13C最大值明显偏高,与全球海水的δ13 C值在晚奥陶世升高有关,鄂尔多斯盆地海水δ13C值在中奥陶世晚期已升高。受有机碳影响,部分样品具有低的δ13C值。
推荐文章
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碳氧同位素
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
奥陶系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延长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纪
碎屑岩
储集层
碳酸盐胶结物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组成
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
石油地质
奥陶系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目古地理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纪
奥陶纪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
构造—岩相古地理
沉积模式
储集层分布
油气勘探方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来源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碳酸盐岩 δ18O值 δ13C值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25
页数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103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3)
共引文献  (397)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38)
二级引证文献  (148)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5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2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碳酸盐岩
δ18O值
δ13C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地球科学
月刊
1672-1926
62-1177/TE
大16开
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54-12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5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