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男性不育的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应该是从夫精人工授精开始的,早期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主要是针对治疗女性因素特别是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原因是精子活动力过于低下IVF的受精率低.1988年Gordon与Talansly采用生化方法在透明带上打孔、Cohen采用机械方法切除部分透明带技术获得妊娠.这些方法部分克服了受精障碍,但是单精受精率低,多精受精率高;临床妊娠率偏低,仅10%左右,大大限制了这些技术的推广.直到1992年比利时Palermo等将单个精子直接注射到成熟的MⅡ期卵细胞的胞浆内获得了妊娠,才迎来了男性不育治疗的革命性突破.ART已成为治疗男性不育的重要手段,但不应作为男性不育治疗的首选,而是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时的备选方案.在不同ART方法的选择上,也应遵循安全的原则,首先考虑损伤小的技术,其次才选择风险大、费用高的技术.采用ART治疗男性不育,应该在客观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选择ART方法还要结合女方因素综合考虑,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100例男性不育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男性
遗传学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
男性不育症诊治新进展
男性不育
辅助生殖技术
基因诊断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研究进展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男性不育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来源期刊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不育,男(雄)性 生殖技术,辅助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热点问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8-380
页数 分类号 R714.8
字数 23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889.2012.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滕晓明 59 188 7.0 10.0
2 陈振文 24 207 8.0 13.0
3 韩毅冰 3 19 3.0 3.0
4 黄文强 9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育,男(雄)性
生殖技术,辅助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双月刊
1674-1889
12-140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4号D座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6-6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7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