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西坳陷地区自北而南依次分布着:江油—九龙山隆起带、孝泉—丰谷隆起带和邛崃—新津隆起带,这几个隆起带是川西坳陷内主要的古隆起单元,控制着主要构造圈闭与油气的分布.运用地震剖面特征、平衡演化剖面法和地层厚度分析法对川西坳陷中部的孝泉—丰谷古隆起研究发现:孝泉—丰谷古隆起于安县运动期开始具备雏形,印支晚幕运动期得到加强,形成于燕山中幕运动期,喜山运动期全面隆升改造并最终定型.孝泉—丰谷古隆起形成时间早、圈闭与储集条件较周边好,是川西坳陷内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单元.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早期古隆起发育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控油作用
古隆起
印支期
川西地区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成因初探
古隆起
印支期
成因
川西坳陷
川西坳陷T3x1~2油气成藏期研究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生烃
排烃
主要成藏期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油气运移特征
油气
运移
流体势
盆地
模拟
坳陷
四川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坳陷中部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控油气作用
来源期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川西坳陷 古隆起 形成 演化 控油气作用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分类号 P618.130.2
字数 3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77.2012.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亮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9 95 7.0 9.0
2 朱光辉 16 113 6.0 10.0
3 李林涛 5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25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西坳陷
古隆起
形成
演化
控油气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季刊
1673-3177
51-1159/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