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有机硅前驱体,通过酸-碱催化水解-缩合得到聚有机硅氧烷凝胶,经浸涂-提拉成膜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超疏水聚硅氧烷涂层.通过红外光谱(FT-IR)、水接触角(WCA)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分析技术对涂层进行了结构表征、疏水性测试和表面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涂层内部形成带有甲基和残余硅羟基基团的网络结构.当n(MTES)∶n(EtOH)∶n( H2O)分别为1∶35∶8和1∶45∶8时,在室温制备的涂层对水的接触角可分别高达160°和162°,滚动角均低至7°,并且涂层在250℃以下的热处理过程中,其疏水性基本保持不变.FE-SEM观察证实了涂层表面分布着许多孔径为0.5~1.0μm的微孔和粒径为50~100 nm的纳米颗粒聚集体,具有微-纳米尺寸相结合的双重结构.此外涂层还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对腐蚀性液体具有超疏水性.研制得到的超疏水涂层有望用于玻璃、织物、金属和塑料等基底表面作为保护和防腐蚀涂膜.
推荐文章
改性聚硅氧烷防污闪涂料研究
改性聚硅氧烷
防污闪
缓释型
憎水性
阳离子聚硅氧烷杂化乳液在皮革超疏水整理中的应用
聚倍半硅氧烷
纳米杂化材料
超疏水皮革
侧氨基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制备与性能
侧氨基聚硅氧烷
聚氨酯
防水透湿
乳液
涂层
复合材料
聚苯胺/磷酸锌/聚硅氧烷复合涂层自修复和耐蚀性能初探
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
自修复
改性聚硅氧烷涂层
微区电化学阻抗技术(LEIS)
交流阻抗技术(EI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疏水聚硅氧烷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聚硅氧烷 接触角 超疏水涂层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3-1129
页数 分类号 O635.2
字数 4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2.005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关怀民 福建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3 190 7.0 12.0
3 童跃进 39 177 7.0 11.0
9 叶文波 福建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6 1.0 1.0
13 黄世俊 福建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1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聚硅氧烷
接触角
超疏水涂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