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所构建的BALB/c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通过对正常和EMs小鼠在位子宫内膜样品双向电泳图谱的比较,找到61个差异较明显的蛋白质斑点,结合质谱分析技术和数据库信息检索最终鉴定出23个蛋白,包括11个调控蛋白、4个信号转导相关蛋白、1个代谢相关蛋白、5个膜联蛋白、1个细胞骨架蛋白和1个RNA解旋酶.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EMs的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探索EMs的发病机理,对EMs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EMs发病机理提供实验基础,同时也为寻找该病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蛋白组学研究技术体系的建立
子宫内膜异位症
蛋白组学
一维电泳
液质联用
蛋白组学技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进展
蛋白组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分子标记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小鼠
生育功能
结合珠蛋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关系
结合珠蛋白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动物模型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7
页数 分类号 R711.71
字数 52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清西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4 2033 24.0 40.0
2 周卫东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33 4.0 5.0
3 杨蕙铭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4 石艳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181 9.0 12.0
5 陈琼华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18 9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
动物模型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