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融合部旋转短缩截骨治疗儿童先天性上尺桡骨融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融合部旋转短缩截骨治疗的儿童先天性上尺桡骨融合13例(14侧肢体),男10例、女3例;年龄2~7岁,平均3.5岁.前臂旋前畸形50°~90°,平均82.1°.患侧手不能完成端碗进食、护理个人卫生、转动球形门把手、开锁、伸手接物等日常动作,手臂外观异常.均行融合部旋转短缩截骨治疗,取肘后Boyd切口,松解尺桡骨近端骨间膜,融合部截骨短缩0.5 cm,旋转前臂至中立位或旋后10°~20°位对合截骨端,以克氏针固定.8~16周截骨端骨性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结果 融合部旋转短缩截骨后前臂固定于中立位或旋后10°~20°位,前臂旋前畸形平均矫正90.7°.未出现前臂缺血性挛缩及切口感染,截骨处愈合顺利.术后患肢外观改善,患儿可完成端碗进食、护理个人卫生等日常动作,生活质量改善,家属和患儿对手术效果满意.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88个月,矫正角度无丢失.结论 融合部旋转短缩截骨治疗先天性上尺桡骨融合能够改善外观和患肢功能,术后肢体发生缺血挛缩的风险低.
推荐文章
手术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融合9例临床研究
先天性尺桡骨融合
桡骨远端截骨术
尺骨近端截骨术
桡骨栅栏状截骨及尺骨中段截骨治疗儿童先天性尺桡骨近端连接
桡骨
栅栏状截骨
尺骨
中段截骨
尺桡骨近端连接
Salter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8髋
Salter截骨术
髋关节脱位
同心复位
桡骨粗隆下截骨结合防粘连生物膜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
先天性
上尺桡关节融合
防粘连生物膜
桡骨粗隆下截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融合部旋转短缩截骨治疗儿童先天性上尺桡骨融合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上肢畸形,先天性 骨结合 尺骨 桡骨 截骨术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1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1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2.1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东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116 559 10.0 19.0
2 袁泉文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12 32 3.0 4.0
3 甄允方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29 72 5.0 6.0
4 郭志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17 3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肢畸形,先天性
骨结合
尺骨
桡骨
截骨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