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实验的角度分析和比较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对D-半乳糖(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和海马区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亚急性衰老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海马区脂褐素沉积增加和超微结构出现损伤性改变,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干预后,大鼠SOD和GSH-PX活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MDA含量降低、海马区脂褐素沉积减少和超微结构出现损伤减轻.结论: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的抗衰老作用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褐素沉积和减轻脑组织损伤有关,其中“三补”的抗衰作用具有不稳定性,间接提示了配伍对于中药复方疗效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对衰老大鼠抗自由基能力及P16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
抗衰老药(中药)
六味地黄汤
左归丸
基因,p16
大鼠,wistar
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在补阴方面的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
补阴
左归丸
肝炎
骨质疏松
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雌性大鼠吗啡耐受性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
吗啡耐受
雌激素受体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对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及海马区超微结构影响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衰老 配伍 左归丸 六味地黄丸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方剂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3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9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392.2012.03.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岩海 28 179 8.0 12.0
2 卢林 41 318 12.0 16.0
3 王书惠 18 75 6.0 8.0
4 孙琳林 31 190 9.0 12.0
5 刘伦翠 32 156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62)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衰老
配伍
左归丸
六味地黄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学报
月刊
1002-2392
23-119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69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