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对树干注药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种类和用药剂量进行筛选,对注药方法、注药时机、药剂在树体内的传导速率以及对树体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做了探讨.结果表明:20%吡虫啉可溶液剂防效最佳,在树干胸径0.6 mL/cm和0.9 mL/cm剂量条件下,强力注药方法防治15d后效果分别为66.35%和69.19%,蒸腾作用加快,有利于药剂的快速传导和富集.7月防治效果明显高于6月,防治10 d后树冠的药剂富集就可以达到较高的杀虫效果.内吸性药剂对树体的生理指标影响较小,同对照氧化乐果相比,吡虫啉和噻虫啉均提高了针叶的蛋白和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注药30 d后,树体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打孔注药防治球果害虫切实可行.
推荐文章
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防治
球果及种子
红松
主要害虫
危害
防治
树干注射法防治油松球果害虫试验
油松种子园
球果害虫
树干注射
防治
红松球果害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红松
球果害虫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研究进展
球果害虫
枝梢害虫
红松
类群与分布
防治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树干注药技术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无公害农药筛选
来源期刊 中国森林病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松 球果害虫 吸性杀虫剂 树干注药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实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42|S767.3
字数 29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勋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77 515 14.0 17.0
2 宋小双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61 358 11.0 14.0
3 马晓乾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35 137 7.0 9.0
4 申国涛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8 22 3.0 4.0
5 遇文靖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松
球果害虫
吸性杀虫剂
树干注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森林病虫
双月刊
1671-0886
21-1459/S
大16开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8-5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2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