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ALCL)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4月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治疗和随访的20例ALCL患儿,采用本院制定的B-NHL 2001方案进行危险度分组和治疗,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ALCL患儿20例,男9例,女11例,诊断时中位年龄8.4(1.9 ~15.4)岁,>10岁者7例.诊断时Ⅱ期、Ⅲ期和Ⅳ期患儿分别有1例、11例和8例.8例原发于颈部淋巴结,而纵隔、腹腔、腹股沟和腋窝等部位各2例,右腰大肌和左上臂肌各1例,髋骨和右肱骨各1例.15例发病时有B症状,6例ECT显示有骨骼侵润,2例骨髓穿刺见肿瘤细胞,初诊时血清乳酸脱氢酶和铁蛋白增高1倍以上者各6例.病理分析显示17例为T细胞型,16/18例免疫组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所有患儿均接受了R3组治疗,有2例初诊为横纹肌肉瘤,其中1例给予AVCP方案一疗程后明确诊断转入R3,1例Ⅱ期患儿接受R2期治疗未缓解转入R3,另有1例初诊T-NHL,以PVDL方案治疗一疗程转入R3.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9.3±10.5)%和(74.0±10.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10岁组患儿复发风险更大,而性别、病理类型、分期、原发部位、是否有骨骼或骨髓侵润、血清乳酸脱氢酶和铁蛋白水平等,对复发风险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影响.结论 儿童ALCL的临床表现多样,其疗效受年龄影响,目前按照B-NHL2001治疗方案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推荐文章
累及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胃肠道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诊断
鉴别诊断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0例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ALK
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淋巴瘤,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0例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童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临床疗效 无事件生存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
页数 分类号 R733.1
字数 28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323.2012.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临床疗效
无事件生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双月刊
1673-5323
11-5466/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樱花东街2号中日友好医院内
82-794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