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存在两期流体活动,第一期流体活动代表了受成岩作用控制的储层流体活动,只存在小规模的油气运移,可以根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分析限定其流体活动年龄在白垩纪末期—古近纪初期;第二期代表了受构造控制的流体活动,并与油气大规模运聚密切相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超过了取样点地层所经历的最大埋藏温度,不能通过埋藏史确定其形成时间,显示了幕式流体活动的特点.在系统自生伊利石钾氩测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第一期流体活动在白垩纪末期之前,代表了储层埋藏成岩期的流体活动,而第二期流体活动是伴随着燕山期强烈构造反转的流体活动,与油气充注作用伴生.大庆长垣的自生伊利石年龄随深度的演化关系表现出两种模式,即正斜率模式和负斜率模式.其中正斜率模式下部储层油气充注时间晚,而上部储层油气充注时间早,主要分布在大庆长垣的核部;负斜率模式与正斜率模式相反,主要分布在大庆长垣的翼部,两者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庆长垣的-900 m高程展布.油气成藏年龄模式阐明了大庆长垣的油气成藏过程是典型的背斜型油气充注过程,在大庆长垣的周缘(海拔<-900 m)是油气在浮力的控制下向输导层顶面的运移过程,表现为下部储层油气成藏时间早,上部储层油气成藏时间晚;而大庆长垣的主体(海拔>-900m)是背斜油气的充注过程和油气的脊运移阶段,上部储层油气成藏时间早,下部储层油气成藏时间晚.测年数据表明大庆长垣-900m高程的油气在晚白垩世—古近纪初期(59~69Ma)的10 Ma中已经充注完成,在此范围内发现的油气储量约为7×109 t,可见油气充注是高效的幕式注入,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稳态成藏.由于第二期流体活动与燕山期主幕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文章认为大庆长垣的油气高效快速充注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即存在受构造作用控制的幕式油气运移和成藏作用.
推荐文章
焉耆盆地包裹体特征和伊利石测年对油气成藏期次的指示
焉耆盆地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自生伊利石
同位素测年
油气成藏期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形成时间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生长地层
形成时间
构造演化
地质意义
大庆长垣
松辽盆地
运用流体包裹体探讨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期次和时间
流体包裹体
上古生界
油气成藏
期次和时间
利用流体包裹体和盆地模拟分析油气成藏史——以鸳鸯沟洼陷西斜坡为例
包裹体
成藏期
均一温度
盆地模拟
辽河西部凹陷
鸳鸯沟洼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构造控制的油气晚期快速成藏:松辽盆地大庆长垣流体包裹体和自生伊利石证据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自生伊利石K-Ar测年 幕式成藏 大庆长垣 松辽盆地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9-180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69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共引文献  (355)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体包裹体
自生伊利石K-Ar测年
幕式成藏
大庆长垣
松辽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