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石墨板为阴极构建了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以混合菌种接种,并以乙酸钠和碳酸氢钠为碳源,研究了该MFC在间歇运行条件下的产电性能、电池内阻情况和COD去除率.结果表明,最高输出电压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加,由0.075 9V上升到0.200 6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34.80 mW/m2;在一个运行周期内,电池内阻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由376.6 Ω上升到682.0 Ω,电池内阻的增大将导致输出电压降低.COD去除率由起始的49.23%达到最大值86.99%,说明此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产电的同时处理污水的效果也较好.
推荐文章
异养反硝化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产电性能研究
微生物燃料电池
底物降解
产电特性
利用生物活性炭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
生物活性炭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
厌氧活性污泥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应用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极材料
放大
废水处理
产氢
微生物电化学合成
生物传感器
循环伏安扫描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启动和产电性能的影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循环伏安扫描
启动
产电功率
生物生长
生物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可再生能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 功率密度 COD去除率 电池内阻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试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9
页数 分类号 TK6|TM911.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立成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42 241 9.0 13.0
5 刘晓伟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 53 4.0 6.0
6 佟恩来 3 14 2.0 3.0
7 常继勇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4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
功率密度
COD去除率
电池内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可再生能源
月刊
1671-5292
21-1469/TK
大16开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银泉街65号
8-6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1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