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火工品       
摘要:
为了研究两发炸药水下爆炸冲击波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AUTODYN仿真软件,计算了同时起爆和延时起爆两种情况下两发炸药水下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并与单发炸药水下爆炸冲击波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峰值压力和冲击波到达延时,得出结论:两发炸药同时起爆的情况下,炸药爆炸产生的气泡会对临近炸药的爆炸冲击波产生衰减作用;两发炸药延时起爆且不会引起殉爆的情况下,在距先起爆炸药较近处,先起爆炸药产生的气泡会对后起爆炸药的冲击波产生衰减作用,并且使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变慢;在距后起爆炸药较近处,后起爆炸药的爆炸会对先起爆炸药的冲击波产生增强的作用,并且使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变快.所得结论为提高水下爆炸威力提供—定的理论参考.
推荐文章
地面爆炸冲击波的相互作用
爆炸力学
地面爆炸
圆柱形装药
冲击波相互作用
水下爆炸强冲击波与平板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方法
水下爆炸
流固耦合
强冲击波
雨贡纽曲线
水下爆炸冲击波的近场特性
爆炸力学
近场特性
数值计算
冲击波
水下爆炸
水下爆炸冲击波毁伤鱼雷壳体结构的数值仿真研究
爆炸力学
毁伤鱼雷
数值仿真
水下爆炸
易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下爆炸冲击波相互作用的仿真分析
来源期刊 火工品 学科
关键词 水下爆炸 冲击波 相互作用 延时起爆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9
页数 分类号 TQ56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480.2012.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锐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弹药国防重点实验室 122 464 10.0 14.0
2 刘荣忠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弹药国防重点实验室 152 705 13.0 17.0
3 盛振新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弹药国防重点实验室 8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下爆炸
冲击波
相互作用
延时起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火工品
双月刊
1003-1480
61-1179/TJ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