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据有关资料记载,柃属( Eurya Thunb.)植物属于雌雄异株植物,目前仅在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中有过两性花的报道.近年的调查发现,钝叶柃(Eurya obtutsifoliaH.T.Chang)也有性别变异,存在两性花.在对其性别特征及功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踪了钝叶柃的开花和传粉过程,对不同性别花的花部形态和传粉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在重庆市北碚区选取了4个样地,测定了花部形态、花朵朝向、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对水的耐受性、单花花粉量和单花泌蜜体积等形态和传粉相关指标,并对其开花动态、传粉昆虫种类和昆虫传粉行为进行了仔细观察,还进行了套袋试验.结果发现钝叶柃不同性别花的花部形态和传粉特征既有一些共同点,又存在着明显差异,性别变异株则呈现出雌雄植株间的过渡特征.钝叶柃是一种花期短,花小而多,开花同步性高的植物,雌花和雄花色味相同.该植物的主要传粉方式为虫媒,主要传粉者为两种蜜蜂科昆虫,但风媒也在其传粉中起着一定作用.该植物不同性别花的主要差异有:1)雄花呈灯笼状,花瓣不反卷,雌花辐射状,花瓣反卷;2)雄花较雌花大;3)雄花倾向于垂直朝下,雌花倾向于斜向下朝向枝条末端;4)雌花寿命较雄花长.钝叶柃在开花和传粉上的许多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对雌雄异株性系统的适应.相应地,传粉者在不同性别植株上的行为也存在一定差异.钝叶柃不同性别花在形态上的差异是其周围各种生物因素及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传粉昆虫和雨水的选择可能在这些差异的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钝叶柃花器官性别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钝叶柃
花芽分化
性别变异
形态
蝶形花亚科植物花部适应机制与传粉系统
蝶形花
花部特征
花粉释放
传粉功能群
传粉系统
细枝柃性别表达特性及资源分配
细枝柃
性别表达
资源分配
比较钝叶榕的三种传粉者及其传粉效率
钝叶榕
传粉榕小蜂
杨氏榕树金小蜂
传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钝叶柃不同性别花的花部形态与传粉特征比较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钝叶柃 开花 传粉 性别差异 生态适应性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21-3930
页数 分类号 Q9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10808116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洪平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5 413 11.0 16.0
2 王茜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67 4.0 8.0
3 丁博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24 2.0 4.0
5 周光林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钝叶柃
开花
传粉
性别差异
生态适应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