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测井技术       
摘要:
裂缝性储层高角度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通常呈正差异,低角度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呈负差异,这种裂缝响应的正负差异是由临界角决定的,是划分裂缝状态及判断响应差异的重要依据.针对裂缝性储层的特点,利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不同条件下裂缝性储层的双侧向测井响应.同一双侧向测井仪器使用不同情况下刻度的电极系系数K值得到的临界角差异较大,不同公司的仪器使用相同条件下刻度的K值其临界角也会存在差异.裂缝孔隙度、基岩电阻率、泥浆电阻率、井径等这些因素对临界角的大小都有影响,尽管临界角变化不大,但在判断裂缝状态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提高根据不同裂缝状态反演计算裂缝性储层参数的准确性.
推荐文章
裂缝性储层阵列侧向测井响应反演研究
阵列侧向测井
差分进化
裂缝性储层
反演
裂缝孔隙度
致密砂岩储集层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快速计算方法
砂岩储集层
双侧向测井
测井响应
裂缝倾角
裂缝孔隙度
电阻率
水平井网状裂缝储层双侧向响应特性研究
油气勘探
双侧向测井
水平井
网状裂缝
数值模拟
储层评价
裂缝地层双侧向测井响应物理模拟研究
双侧向测井
裂缝地层
物理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缝性储层双侧向测井响应临界角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测井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双侧向测井 裂缝性储层 测井响应 临界角 有限元法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6-45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1.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7 181 8.0 13.0
2 刘传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4 25 2.0 4.0
3 万金彬 41 226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侧向测井
裂缝性储层
测井响应
临界角
有限元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井技术
双月刊
1004-1338
61-1223/TE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