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设计完成了三种双滑脱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并运用粒子成像测速( 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计算出实验过程中各阶段模型剖面上的速度场分布,进而对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过程和变形机制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双滑脱层模型中,基底滑脱层控制了整体的构造样式,浅部滑脱层决定局部的浅层构造.笔者等将实验结果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双滑脱体系构造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这一结论.PIV分析显示,逆冲断层的产生经历一个平行层缩短的变形过程.该过程在塑性层上,下具有明显差异,塑性层上的变形传递得更快更远.当缩短进行到一定阶段,断层开始发育,发生初始破裂,断层下盘的变形消失,应变集中在断面上,断层上盘沿断面同步逆冲.
推荐文章
基于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的褶皱冲断带砂箱构造物理模拟研究!
砂箱模拟
滑脱层
速度场
涡度场
褶皱冲断带
龙门山南段
巢湖北部褶皱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物理模拟
巢湖北部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构造演化
前陆褶皱冲断带冲起构造发育特征:基于砂箱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砂箱实验
冲断楔形体
叠加冲起构造
单一冲起构造
库车褶皱冲断带断裂、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断裂构造
封存箱
圈闭构造
断裂
封存
库车褶皱
冲断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的褶皱冲断构造物理模拟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粒子成像测速( PIV) 物理模拟 褶皱冲断 双滑脱体系 速度场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1-480
页数 分类号 P5
字数 72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371-5736.2012.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东 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77 2865 27.0 52.0
2 张勇 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49 309 11.0 16.0
3 尹宏伟 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58 672 12.0 24.0
4 沈礼 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62 2.0 3.0
5 孙闯 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30 2.0 3.0
6 范小根 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8)
共引文献  (342)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粒子成像测速( PIV)
物理模拟
褶皱冲断
双滑脱体系
速度场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