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经历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本文针对2008年1月25~29日的一次典型冻雨天气过程,在实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对1月28日~29日的冻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冰冻天气形成的大气层结及云系冻雨区云的宏微观结构特征,初步分析了冻雨形成的云微物理过程及云物理成因.结果表明,深厚而稳定的逆温层和低空冷层的存在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直接原因.此次南方冰冻过程中,湖南和贵州两地冻雨形成的云物理机理不同,不同冻雨区上空为两种不同类型的云,对应两种不同的云微物理结构和大气层结结构.湖南冻雨区云层较厚,云顶温度较低,属于混合相云,云中高层存在丰富的冰相粒子(雪的比含水量最大).湖南冻雨在“冷—暖—冷”层结下,通过“冰相融化过程”形成,即在锋面之上的对流层中层水汽辐合中心内形成的雪,从高空落人暖层,雪融化形成雨,再下落到冷层后,形成过冷雨滴,最后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或降落到地面上,迅速冻结形成冻雨.而贵州冻雨区云层较薄,云顶温度较高,属于暖云,中高层基本无冰相粒子,低层为云水和雨水(云水的比含水量最大).贵州冻雨是在“暖—冷”层结下通过“过冷暖雨过程”形成的.即水汽沿锋面抬升,在对流层中低层的水汽辐合中心内,经过冷却凝结成云滴,通过碰并云滴增长的雨滴下落到低空冷层,形成的过冷却雨滴直接冻结形成冻雨.
推荐文章
2008年1月我国南方罕见冰冻雨雪灾害性天气诊断分析
中国南方
冰冻雨雪
灾害性天气
诊断分析
湖南特大冰冻灾害的云物理特征与人工影响技术探讨
冻雨
大气层结
微物理过程
人工影响天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8年1月南方一次冰冻天气中冻雨区的层结和云物理特征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冻雨 云物理特征 层结特征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7-522
页数 分类号 P426.5
字数 12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11.1108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12 92 6.0 9.0
2 刘卫国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0 455 12.0 20.0
3 史月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19 267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9)
共引文献  (579)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14)
二级引证文献  (151)
19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47)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3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冻雨
云物理特征
层结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
双月刊
1006-9895
11-1768/O4
16开
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北京9804信箱)
2-82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1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