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三维PIC软件,建立与速调管双间隙输出腔外接矩形波导耦合装置几何尺寸完全一致的计算模型,对S波段矩形波导输出腔加载做了设计和优化,在工作电压80 kV,束流45 A,工作中心频率为2.9GHz条件下,得到了1.45 MW的输出功率,3 dB带宽达到了12%,经过实验证明,理论仿真计算与实测结果是吻合的.
推荐文章
双间隙输出腔中形成单腔管振荡的可能性分析
双间隙输出腔
电子注导纳
线路导纳
单腔管振荡
单腔管起振电流
单腔管振荡频率
双耦合同轴腔TM310模加载空波导输出回路
双间隙同轴腔
高阶TM模
耦合槽
等效间隙阻抗
矩形波导加载光栅结构的太赫兹振荡器
返波管
矩形波导光栅
慢波结构
太赫兹
感性加载宽间隙腔相对论速调管的粒子模拟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
宽间隙腔
粒子模拟
束流调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矩形波导加载双间隙输出腔的粒子模拟
来源期刊 真空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速调管 耦合装置 输出腔加载 输出功率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9,63
页数 分类号 TN122
字数 1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8935.2012.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强 中国科学院高功率微波源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59 9647 35.0 96.0
2 钟勇 中国科学院高功率微波源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96 776 17.0 24.0
3 阮存军 中国科学院高功率微波源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4 227 10.0 14.0
4 王树忠 中国科学院高功率微波源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4 221 9.0 14.0
5 刘文鑫 中国科学院高功率微波源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9 4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速调管
耦合装置
输出腔加载
输出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真空电子技术
双月刊
1002-8935
11-2485/TN
大16开
北京749信箱7分箱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7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