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研究实验台,分别利用干燥氮气及空气作为破空气源,进行了低温容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排放试验和无排放试验.排放试验中测得了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排放率并计算了热流密度;无排放试验中测得了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压力上升情况和液体的温度分层.试验结果表明,导入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绝热夹层的气体种类对其完全真空丧失后的响应有很大的影响.
推荐文章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后升压规律的试验研究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
完全的真空丧失
绝热材料层数
初始充满率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试验研究
高真空多层绝热
真空丧失
气体升压规律
L形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管道热-结构耦合分析
液化天然气
高真空多层绝热
低温管道
波纹管
绝热支撑
热-结构耦合
有限元方法
应力
漏热量
真空多层绝热式低温加泄连接器绝热设计
运载火箭
真空多层绝热
低温加泄连接器
绝热设计
真空结构
传热计算
漏热
热桥传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热响应研究
来源期刊 压力容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复合型多层真空绝热低温容器 真空丧失 排放率 热流密度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20
页数 分类号 TH49|TQ051.4
字数 22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37.2012.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荣顺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156 1729 22.0 30.0
2 石玉美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91 1224 21.0 29.0
3 徐彬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27 93 7.0 8.0
4 朱鸣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8 51 3.0 7.0
5 于忠杰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型多层真空绝热低温容器
真空丧失
排放率
热流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压力容器
月刊
1001-4837
34-1058/TH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开发区天湖路29号
26-1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