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气泡曝气是一种新型的曝气方式,废水中的污染物对微气泡曝气中氧传质过程具有显著影响.采用气-水旋流微气泡发生装置进行空气微气泡曝气,考察了微气泡曝气中表面活性剂、油脂、苯酚、硝基苯、悬浮固体(高岭土)等典型污染物对氧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曝气和传统气泡曝气的表观状态具有明显差异,呈现乳浊状态.表面活性剂、豆油、苯酚、硝基苯等污染物均有助于微气泡的产生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微气泡曝气的气含率和气泡平均停留时间.同时,这些污染物存在时,微气泡曝气氧传质系数为7.44~11.56 h-1,α因子为0.77~1.20,显著高于传统气泡曝气.污染物对微气泡的形成和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克服其对氧传质过程的负面效应.气含率和污染物种类是影响微气泡曝气氧传质过程的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微气泡曝气中氧传质特性研究
微气泡曝气
氧传质
运行条件
废水水质
微气泡曝气中微气泡收缩特性研究
微气泡曝气
微气泡直径
微气泡收缩
表面活性剂
微曝氧化沟水力特性和气泡羽流传质规律研究
微曝氧化沟
气泡羽流
非牛顿流体
横向流动
传质
微纳米曝气技术对城市景观水体修复的影响
微纳米曝气
曝气方式
城市景观水体
氧传质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典型污染物对微气泡曝气中氧传质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气泡曝气 典型污染物 气含率 氧传质系数 α因子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与建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9-474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2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春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5 380 11.0 18.0
2 杨枭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3 2.0 2.0
3 吕越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2 21 2.0 2.0
4 吴克宏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5 4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气泡曝气
典型污染物
气含率
氧传质系数
α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1542
13-1225/TS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70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7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