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大、中动脉,这些解剖学结构与中医学中的"脉"具有交叉性;而动脉壁内皮损伤及脂质的沉积则与中医学的浊、痰、瘀、毒密切相关.从中医理论角度而言,动脉粥样硬化是在浊、痰、瘀、毒病理因素作用下导致的血液、脉道及相互之间相互关系失调而发生的一种病理变化.其中,浊邪蕴积是上述病理变化过程的始动因素.文章中论述浊阴浊气的生理学含义、浊邪浊病的病理学意义,进而探讨浊邪与痰、瘀、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病机学演化规律,最后诠释浊痰瘀毒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中医学病理机制.
推荐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动脉粥样硬化
痰浊
瘀血
毒邪
痰瘀毒相关
从血浊理论浅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血浊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从伏邪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
动脉粥样硬化
伏邪
病因病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浊邪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病机学意义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浊邪 动脉粥样硬化 诠释 病机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博士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5
页数 分类号 R543.5|R228
字数 3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613.2012.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永炎 678 15810 62.0 99.0
2 张俊龙 127 1156 19.0 29.0
3 郭蕾 137 1201 19.0 3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19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11)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浊邪
动脉粥样硬化
诠释
病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