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龟山岛(Kueishantao Islet)是中国海域目前唯一已知的海底热泉密集分布区.2011年5月,由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师生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龟山岛海域海底热液地区进行了联合海上作业,自制温度传感器于5月25日放置在水深约16.7 m的白色热泉口(坐标:24.83419N;121.96198E),5月30日收回.对此次海上作业取得的水压和水温原位观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后,采用Morlet小波变换进行分析,求出水压和水温的小波系数,得到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反映出当地潮汐以半日潮为主;兼有全日潮的性质.温度的变化周期与水压的变化周期不尽一致,存在2.5h的尺度差,可能由于热液喷发强度和海水涨落内因一致,即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但地内流体(热液)和地表流体(海水)对外引力的响应却不尽相同所致.
推荐文章
台湾龟山岛海底热液和绿岛陆上热泉伴生气体组分组成
海底热液
龟山岛
绿岛
二氧化碳
甲烷
硫化氢
应用于龟山岛热液喷口探寻的散射光式水下浊度仪研制
龟山岛
热液喷口
散射光式
浊度仪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上升流系统冬、夏季温度三维结构
黑潮
台湾东北海域
东海
冷涡
上升流
水位动态周期性干扰的小波分析
小波
周期性干扰
水位
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台湾东北海域龟山岛海底热液原位观测数据周期性的小波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龟山岛 水压 水温 小波分析 周期性 潮汐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9-605
页数 分类号 P722.6
字数 5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497.2012.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华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8 132 6.0 10.0
2 叶瑛 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117 1516 21.0 33.0
3 刘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2 33 2.0 5.0
5 吴世军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8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龟山岛
水压
水温
小波分析
周期性
潮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双月刊
1008-9497
33-1246/N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
32-36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44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