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翼状胬肉手术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对泪液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患者43例(52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性巩膜暴露术,B组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两组术后予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3个月.同年龄组21例(25眼)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术前翼状胬肉突入角膜缘长度,术前及术后3个月Shirmer Ⅰ值、ShirmerⅡ值和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TF-BUT),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经处理后并进行比较.结果 所测数据经SPSS 16.0处理后,术前两组翼状胬肉突入角膜缘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Shirmer Ⅰ值、ShirmerⅡ值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与对照组的Shirmer 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hirmerⅡ值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之间泪膜破裂时间的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翼状胬肉复发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翼状胬肉的基础泪液分泌不足与泪液分布不均可能是其发病的机制之一;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较单纯性巩膜暴露术能更好地促进泪膜稳定性.术后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能减少翼状胬肉引起的炎症反应.
推荐文章
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泪膜功能的变化
翼状胬肉
泪膜
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翼状胬肉手术复发因素分析
复发,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干眼
睑板腺
普拉洛芬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泪液功能及临床效果分析
普拉洛芬
翼状胬肉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
术后复发
泪液功能
临床效果
不同手术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眼表重建的影响
翼状胬肉
自体结膜瓣
角膜缘干细胞
泪膜破裂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翼状胬肉手术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对泪液功能影响
来源期刊 海峡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手术 普拉洛芬滴眼液 泪液功能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2
页数 分类号 R969.4
字数 25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765.2012.09.07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翼状胬肉
手术
普拉洛芬滴眼液
泪液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峡药学
月刊
1006-3765
35-1173/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17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830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