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明同为C4植物的玉米和高粱抽雄期叶片光合生理的差异,对两种植物不同叶位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生育期,玉米上部叶位叶片SPAD值显著(P〈0.05)高于高粱,下、中部叶位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不同叶位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等光合参数显著高于高粱,不同叶位上玉米表现较强的光响应能力,玉米不同叶位羧化速率(CE)和CO2饱和点(Cisat)分别比高粱高13.29%和29.33%;对比不同叶位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qP),玉米显著高于高粱,但初始光能转化效率(Fv/Fm)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玉米的光合适应性能强于高粱,其光合系统对环境有效光合辐射利用能力高于高粱。
推荐文章
甘蔗苗期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甘蔗
叶绿素荧光
叶位
生长时间
太阳李不同叶位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
太阳李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作用速率
两种不同基因型玉米苞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分析
玉米
苞叶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
光抑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C4作物不同叶位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高粱 叶位 光合 叶绿素荧光特性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2
页数 分类号 S513|S5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昭海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94 1872 25.0 38.0
2 胡跃高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181 3505 32.0 51.0
3 林叶春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11 168 7.0 11.0
4 任长忠 33 374 12.0 18.0
5 郭来春 22 135 8.0 11.0
6 王春龙 10 89 5.0 9.0
7 姜英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17 100 6.0 9.0
8 许和水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3 18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8)
共引文献  (1558)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23)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93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3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高粱
叶位
光合
叶绿素荧光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7-4333
11-3837/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路2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51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