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亚洲飞蝗的生活史及主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飞蝗在东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蝗卵6月上中旬开始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蝗蝻发育历期为28~35 d,每个龄期历时5~7d,7月上旬末期开始羽化为成虫,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约7d雌雄两性开始交尾,7月下旬为交尾盛期,交尾约14 d后雌性开始产卵,产卵一直延续到9月末.生态环境条件对亚洲飞蝗的取食、蜕皮、羽化、交尾、产卵等生长发育及繁殖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推荐文章
东北地区野生猕猴桃生物学特性的分析与研究
野生猕猴桃
生物学特性
果实
经济性状
东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技术
东北地区
苦瓜
制种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育种方向探讨
东北地区
玉米育种
方向
东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
东北地区
概况
生态农业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北地区亚洲飞蝗的生物学特性
来源期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亚洲飞蝗 生活史 生物学特性 东北地区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1
页数 分类号 Q969.265.1
字数 5327字 语种 中文
DOI 22-1100/S.20111103.093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炳忠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1 950 17.0 24.0
2 张雪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2 80 5.0 8.0
3 李敏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2 64 5.0 7.0
4 陈新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 35 4.0 5.0
5 王雪松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17 2.0 3.0
6 吕耀星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5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洲飞蝗
生活史
生物学特性
东北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684
22-1100/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