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物是坡耕地最重要的地被物,为了解作物覆盖下坡面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以大豆(Glycine max)作物为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坡面的产流产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大豆在其全生育期内平均可减少径流量31.43%,减少土壤流失量54.84%。大豆覆盖下坡面产流产沙量随大豆生长逐渐降低,其产流产沙过程的波动性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大豆植株的存在可使坡面稳定入渗速率较裸地平均提高了约109%,有效增强了坡面土壤的入渗能力。通过对坡面土壤流失比率的计算,表明种植大豆条件下的土壤流失比率由幼苗期的0.79降低至始粒期的0.24,其与大豆叶面积指数呈指数函数关系。大豆对坡面土壤侵蚀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泥沙的拦截作用强于对径流的拦蓄作用。
推荐文章
种植大豆条件下土壤结皮对坡耕地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作物
土壤结皮
土壤侵蚀
坡耕地
黄土高原
短历时强降雨对典型喀斯特坡耕地侵蚀产沙的影响
短历时强降雨
喀斯特
坡耕地
降雨强度
侵蚀产沙
秸秆覆盖对种植烤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秸秆覆盖
烤烟
叶面积指数
坡耕地
土壤侵蚀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坡度
松土位置
松土深度
产流
产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植大豆对坡耕地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坡耕地 土壤侵蚀 产流产沙 土壤流失比率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6
页数 分类号 S15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 117 8.0 10.0
2 吴发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43 4059 30.0 49.0
3 刘雨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14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坡耕地
土壤侵蚀
产流产沙
土壤流失比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