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术后1天角膜形态变化和角膜生物力学变化.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等效球镜度-1.50~-6.00 D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5例(30眼).方法 双眼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配戴前、配戴一夜摘镜时和摘镜后4小时分别测量等效球镜度、Pentacam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平坦、陡峭K值和中央角膜厚度,眼反应分析仪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主要指标 等效球镜度,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角膜黏滞性CH值,角膜阻力因子CRF值.结果 配戴角膜塑形镜一夜后等球镜效度由配戴前(-3.72± 1.82)D下降到(-2.12± 1.93)D,角膜曲率平坦K1值从(41.95±1.12)D下降到(41.22±1.34)D,摘镜4小时后等效球镜度回升到(-2.59±1.98)D,角膜曲率平坦K1值回升到(41.44±40.10)D.中央角膜厚度在配戴一夜后由(535.9±34.5)μm增加到(553.3±36.6)μm(P=0.000),摘镜4小时恢复至(535.0±40.3) μm.配戴一夜后CRF值由(10.0±1.4)mm Hg升高至(10.7±1.5)mm Hg(P=0.037).CH值由(10.6±1.4)mm Hg略有升高至(10.7±1.3) mm Hg(P=0.208).摘镜后4小时,与刚摘镜时比CRF值回降至(9.6± 1.2)mm Hg(P=0.000),与配戴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CH与配戴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结论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天角膜生物力学随角膜形态变化而改变,角膜生物力学测量可作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微观结构变化的一种观察手段.
推荐文章
角膜生物力学属性对角膜塑形镜效果的影响
角膜塑形镜
角膜生物力学
屈光力
角膜曲率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远期角膜生物力学评估
角膜生物力学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反应分析仪
角膜生物力学应用研究进展
角膜
生物力学
眼反应分析仪
角膜滞后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角膜塑形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属性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 学科
关键词 近视眼 角膜塑形术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厚度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1-3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8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视眼
角膜塑形术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
双月刊
1004-4469
11-3025/R
大16开
北京崇内后沟胡同17号
82-578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