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页岩储层孔隙、裂隙类型多样,微米—纳米级孔隙发育.正确认识页岩孔隙特征是研究上述地区页岩气赋存状态,储层性质与流体间相互作用,页岩吸附性、渗透性、孔隙性和气体运移等的基础.为此,采用观察描述和物理测试两类方法对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前者通过手标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光谱学法、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等手段直观描述页岩孔隙的几何形态、连通性和充填情况,统计孔隙优势方向和密度,拍摄照片等,以确定页岩成因类型;后者通过He孔隙率测定、压汞实验、低温液氮吸附、低温CO2吸附等方法定量测试页岩孔容、孔径大小及其分布、孔隙结构、比表面积等,以评价页岩含气性.结果表明:该区古生界页岩储层中纳米级孔隙以干酪根纳米孔、颗粒间纳米孔、矿物晶间纳米孔、溶蚀纳米孔为主,喉道呈席状、弯曲片状,孔隙直径介于10~1 000 nm,主体范围为30~100 nm,纳米级孔隙是致密储层连通性储集空间的主体;按孔径大小,将页岩储集空间分为5种类型:裂隙(孔径大于10 000 nm)、大孔(孔径介于1 000~10 000 nm)、中孔(孔径介于100~1 000 nm)、过渡孔(孔径介于10~100 nm)、微孔(孔径小于10 nm).
推荐文章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南方
海相页岩
吸附特征
页岩气
温度
总有机碳含量
吸附量
构造抬升
气藏形成
钻井工作量分析法预测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产量
中国南方
海相页岩
早志留世
页岩气
最终可采储量
钻进工作量
递减率
单井初产值
产量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超低含水饱和度特征及超压核心区选择指标
中国
南方海相
古生代 页岩气
构造抬升
含水饱和度
超压
地质选区
指标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中国
海相地层
油气保存条件
控制因素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中国南方地区 古生代 海相页岩 储集层 纳米级孔隙 观察描述法 物理测试法 页岩气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
页数 分类号 P6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2.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太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 16 286 7.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5)
同被引文献  (674)
二级引证文献  (1445)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60)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5(180)
  • 引证文献(28)
  • 二级引证文献(152)
2016(278)
  • 引证文献(28)
  • 二级引证文献(250)
2017(324)
  • 引证文献(26)
  • 二级引证文献(298)
2018(306)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288)
2019(30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96)
2020(1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南方地区
古生代
海相页岩
储集层
纳米级孔隙
观察描述法
物理测试法
页岩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