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油酸对人正常Fb和瘢痕Fb增殖和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Fb和瘢痕Fb,分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各组样本数为8):空白对照组,除常规成分外培养液中不再添加其他物质;乙醇对照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体积分数2%无水乙醇;不同浓度油酸组,即0.25、0.50、1.00、2.00以及4.00 mmol/L油酸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终浓度的油酸(以含体积分数2%无水乙醇培养液配制).采用锥虫蓝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培养1~5d的生长情况.于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2种细胞2个对照组、1.00 mmol/L油酸组细胞培养2d的细胞结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细胞2个对照组及1.00 mmol/L油酸组细胞培养2d的细胞周期.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2d的增殖情况.取各组细胞培养2d时的培养上清液,采用改良Griess法测定NO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IL-6、IL-1β、IL-8含量.对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结果 (1)正常Fb和瘢痕Fb的空白对照组与乙醇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别.(2)培养2~5d,正常Fb和瘢痕Fb 2.00、4.00 mmol/L油酸组细胞数量均低于对应的2个对照组(F值分别为13.773、11.344,P值均小于0.01).(3)培养2d,正常Fb和瘢痕Fb1.00 mmol/L油酸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部分细胞开始堆积、变圆易脱落;细胞膜不完整,线粒体空泡变性,核固缩,胞内可见脂滴.(4)正常Fb 1.00 mmol/L油酸组的G0/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93.56±9.98)%、(2.01士0.75)%]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84.23±10.96)%、(0.37±0.16)%],F值分别为3.026、34.751,P<0.05或P<0.01;S期细胞百分比为(4.42 ±0.87)%,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6.06±1.74)%,F=136.120,P<0.01.瘢痕Fb 1.00 mmol/L油酸组G0/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3.86±13.90)%、(1.89±0.6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83.88±10.42)%、(0.41±0.17)%],F值分别为3.529、32.710,P<0.05或P<0.01;S期细胞百分比为(3.87±0.63)%,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5.89±2.02)%,F=116.508,P<0.01.(5)正常Fb和瘢痕Fb 0.50 ~4.00 mmol/L油酸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对应的2个对照组(F值分别为215.945、194.555,P<0.05或P<0.01).(6)正常Fb各浓度油酸组细胞分泌NO水平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F=30.240,P<0.05或P<0.01);瘢痕Fb 1.00~ 4.00 mmol/L油酸组细胞分泌NO水平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F=12.495,P<0.01).正常Fb和瘢痕Fb 2.00、4.00 mmol/L油酸组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的2个对照组(F TNF-α值分别为6.911、3.818,FIL-6值分别为16.939、11.600,P <0.05或P<0.01).正常Fb和瘢痕Fb各浓度油酸组细胞分泌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的2个对照组(F值分别为25.117、9.137,P值均小于0.01).正常Fb 1.00~4.00 mmol/L油酸组细胞分泌IL-8水平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F=2.717,P<0.05或P<0.01),瘢痕Fb 2.00、4.00 mmol/L油酸组细胞分泌的IL-8水平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F=3.338,P<0.05).正常Fb和瘢痕Fb相同浓度油酸组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F值为0.120 ~3.766,P值均大于0.05). 结论 高浓度油酸虽能抑制瘢痕Fb增殖,但同时也抑制正常Fb增殖,且高浓度油酸能同时促进正常Fb和瘢痕Fb分泌炎症介质,从而导致过度、持续的炎症反应,不利于创面愈合.
推荐文章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代培养
心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胶原合成
periostin在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氢化可的松对其表达的影响
基因,periostin
成纤维细胞
瘢痕,肥大性
瘢痕疙瘩
氢化可的松
一种胶原蛋白寡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胶原蛋白寡肤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增殖
Ⅰ型胶原蛋白分泌
丝裂霉素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瘢痕疙瘩
丝裂霉素C
细胞周期
凋亡
cyclin D1
caspase-3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酸对人正常和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油酸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一氧化氮 炎症介质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4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8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研究所 37 199 8.0 12.0
2 江琼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研究所 50 327 11.0 15.0
3 吴伯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研究所 45 194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酸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一氧化氮
炎症介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