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 density,PSAD,即血清总PSA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在F/TPSA位于0.16两侧时对灰区内前列腺癌的预测能力并制定合理的参考界值.方法:收集tPSA位于4~10ng/ml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135例,病理证实BPH 112例,PCa23例,检测其tPSA、fPSA、F/TPSA及PSAD,分为两组,A组F/TPSA≤0.16,B组F/TPSA> 0.16;绘制tPSA、PSAD的ROC曲线,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分析PSAD在不同取值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A组tPSA与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4、0.803(P <0.05);PSAD >0.18时敏感度(75%)和特异度(78.38%)均达到最大.B组tPSA、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9、0.862(P <0.05);PSAD> 0.22时,敏感度(72.73%)和特异度(86.67%)均最大.结论:在灰区内tPSA对鉴别前列腺癌无明显价值.联合F/TPSA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当F/TPSA≤0.16时推荐PSAD参考界值为0.18,当F/TPSA >0.16时推荐为0.22.
推荐文章
PSA相关参数对血清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附126例报告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f/t PSA与PSAD对t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抗原
Meta分析
诊断
血清PSA联合直肠指诊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直肠指诊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评价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SA密度对灰区内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河南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与总PSA比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ROC曲线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分类号 R737.25
字数 27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2.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保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99 221 7.0 9.0
2 辛航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7 22 3.0 4.0
3 孙如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6 25 3.0 4.0
4 王道元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7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与总PSA比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ROC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医学研究
旬刊
1004-437X
41-1180/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学府广场一期2号楼-1001
36-1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52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88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