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山前带地震勘探困难的根源在于复杂地表条件.由于复杂地表导致采集数据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变化剧烈是制约山前带探区地震成像和进一步油气预测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正确的地震数据采集和成像处理理念的缺乏,以及针对山前带地震数据特点的处理流程和相应的成像处理软件系统的不成熟是山前带油气地震勘探无法取得有效突破的现实原因.从山前带存在的地震地质问题入手,分析了山前带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和成像处理的特殊之处,提出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应该基于Fresnel半波带同相叠加的基本观点.在完整采集到地下任何一个绕射点(或反射点)产生的到达地表的波前面的基础上,尽可能关注高覆盖次数和低频信号(譬如小于6 Hz的信号).成像处理应该在一个贴近地表的较光滑的基准面上,把表层和中深层统一的深度域层速度估计和模型建立作为山前带成像处理的核心,把Beam波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作为主要的成像技术手段.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和针对山前带地震数据特点的成像处理流程的软件工程化是目前山前带地震勘探的当务之急.
推荐文章
山前带地震勘探策略与成像处理方法
山前带
地震勘探
低信噪比
速度估计
复杂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山前带地震勘探技术进展与对策研究
山前带地震勘探
采集
去噪
静校正
偏移成像
技术一体化
山前带地震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山区
地震勘探
波动方程
基准面
叠前偏移
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复杂山前带
地震地质条件
地震采集技术
观测系统设计
近地表结构调查
激发、接收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前带地震成像技术需求与勘探策略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物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山前带地震成像 复杂地表条件 低信噪比 剧变的道间时差 速度估计与建模 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山前带地震勘探”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0-5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1.4
字数 47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12.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华忠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107 2485 26.0 45.0
2 杨勤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18 270 9.0 16.0
3 刘少勇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6 31 3.0 5.0
4 方伍宝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21 252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前带地震成像
复杂地表条件
低信噪比
剧变的道间时差
速度估计与建模
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物探
双月刊
1000-1441
32-1284/TE
大16开
南京市江宁区上高路219号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