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爆炸与冲击       
摘要:
为了解氢燃料爆震过程中压力波与火焰之间相互匹配的特性,在60 mm×60 mm×2 000 mm方爆震管内,用氢气和空气混合物进行了单爆震性能研究.在爆震转捩区内布置压力传感器与离子探针,用来监控压力波和火焰的信号,同时利用高速摄影仪集中拍摄转捩区域.根据压力波和火焰面在爆震管不同时刻的强度特性、速度特性及位置特性来分析爆震过程中波与火焰匹配的规律.结果表明:压力波和火焰的强度呈现为相互正反馈匹配性质;缓燃向爆震转捩( DDT)过程中,压力波和火焰的速度表现为相互交替的变化过程,且缓燃阶段中火焰速度的增幅大于压力波速度的增幅;当火焰面追赶上激波时,产生过爆,火焰面会临时位于激波前面;在过爆衰减为正常爆震波的过程中,激波在火焰前面.
推荐文章
富氢燃气与液氧爆轰及补燃特性试验研究
氢氧发动机
富氢燃气
液氧
爆轰
补燃
柱形容器开口泄爆过程中的火焰传播特性
爆炸力学
火焰传播
开口泄爆
柱形容器
泄爆压力
泄爆面积
弱封闭管道向抑爆装置内泄爆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
消爆仓
爆燃压力
高速摄像
火焰传播速度
直喷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掺氢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
天然气
氢气
燃烧
缸内直喷
发动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氢燃料缓燃向爆震转捩过程中波与火焰的匹配特性
来源期刊 爆炸与冲击 学科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火焰面 DDT 燃烧 爆震 压力波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417
页数 分类号 O3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55.2012.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小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69 538 12.0 20.0
2 张彭岗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1 3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爆炸力学
火焰面
DDT
燃烧
爆震
压力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爆炸与冲击
月刊
1001-1455
51-1148/O3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7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1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