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杂币"乱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129师挺进晋东南,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建立了晋冀鲁豫根据地,但新生的根据地面临着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随着侵华日军对华北地区的大举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当地大银行则纷纷携款随国民党政府南撤.一时间,华北地区货币紧缺,金融秩序紊乱.市面上除有国民党中央政府发行的"法币"流通外,还有其山西、河北两省银行和一些商业银行发行的钞票,以及县银号的县票、地方银号或当铺等发行的各式票据及俗称"袁大头"的银元等.
推荐文章
论毛泽东对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贡献
毛泽东
抗日根据地
经济建设
农业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实施过程探析
山东抗日根据地
减租减息
认识转变
曲折过程
中国抗日根据地社会福利研究
抗日
根据地
社会福利
试论红军长征落脚陕甘根据地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
陕甘革命根据地
历史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战争”
来源期刊 世界军事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20) 所属期刊栏目 历史一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军事
半月刊
1002-4891
11-2695/E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