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注射液和口服药冲击治疗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58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300ng/L,随机分为注射骨化三醇冲击组(A组)和口服冲击组(B组)各29例,根据血iPTH水平确定骨化三醇的剂量,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iPTH、碱性磷酸酶(AKP)、血钙、磷水平,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8、12周两组iPTH水平明显下降,A、B组iPTH达标率分别为41%、83%、97%和28%、66%、90%,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12周时A、B组血清iPTH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血钙、磷水平变化不大,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静脉与口服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腹膜透析SHPT安全有效,但静脉冲击疗效更显著.
推荐文章
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血透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碳酸镧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维持性血液透析
西那卡塞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西那卡塞
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疗效
安全性评价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分析
骨化三醇
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效果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
骨化三醇
慢性肾衰竭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脉注射与口服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腹膜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骨化三醇 慢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0-463
页数 分类号 R69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g.issn.0253-9802.2012.07.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素红 中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4 17 3.0 4.0
2 崔惠敏 中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4 17 3.0 4.0
3 刘远浩 中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5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化三醇
慢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