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薄片鉴定,结合电子探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东北部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地层普遍发生白云岩化作用.不同类型的白云岩较发育,在纵向分布上具明显的分带性,由下至上依次为:生屑(含砂砾屑)白云岩、礁白云岩、结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和泥-微晶白云岩.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白云岩的成因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混合水白云岩化、渗透回流白云岩化和准同生白云岩化.混合水白云岩化为生屑(含砂砾屑)白云岩和礁白云岩的主要形成模式,这两类白云岩保持了岩石原始的沉积结构,白云岩化受原始结构的影响,具有离散的δ13C值和较负的δ18O值,反映其形成于有大气淡水参与的相对开放的成岩环境.渗透回流白云岩化为结晶白云岩和鲕粒白云岩的主要形成机制,这两类白云岩具有一致的δ13C值和相对较高的δ18O值,较高的Fe、Mn含量.准同生白云岩化是泥-微晶白云岩的成岩模式,岩石以岩性致密,碳氧同位素值集中偏高为特征.
推荐文章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及成因
稀土元素
白云岩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盘龙洞
川东北
川东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成因与成岩系统
川东地区
晚二叠世
白云岩
储集层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成岩流体
成岩系统
长兴组
流体包裹体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石化成因探讨
四川盆地
东北
三叠纪
储集层
白云石化
鲕粒
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成因
四川盆地
东北
早三叠世
生物礁油气藏
鲕粒滩
白云岩
成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化特征及成因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白云岩化 成因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盘龙洞 四川盆地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储层与层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3
页数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64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井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5 752 16.0 25.0
2 陈琪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5 57 2.0 5.0
3 李庆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8 72 4.0 8.0
4 胡文碹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6 10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8)
共引文献  (675)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361)
二级引证文献  (23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3(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7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6)
2006(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7(3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2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7(4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8(4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9(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2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云岩化
成因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盘龙洞
四川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双月刊
0253-9985
11-4820/TE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中石化1206
82-28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