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植物形态变异的特征规律,采用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份不同来源地余甘子的18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在一年生结果母枝上雄花数变异范围最大(14.25~2 010.5朵),变异幅度最小的为雌花萼片数(6~6.2个);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余甘子叶片形态、雌花和雄花性状的特点均是造成余甘子形态变异的因素,其中以叶宽、叶柄长、雌花萼片长对第1主成分影响最大,贡献率达24.17%;第2主成分主要由雄花性状构成,以涉及雄花花梗长的成分最多,其次是雄花花朵长度,对各变量的方差贡献率达18.84%,累积贡献率达43.01%;以17个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14份余甘子种质分为3类.
推荐文章
不同种源鱼腥草形态变异规律
中草药
鱼腥草
种源
形态特征
变异规律
苦楝不同种源种子品质及形态性状变异分析研究
苦楝
种源
种子
形态性状
种子品质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不同种源毛竹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异
种源
毛竹材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云南松幼苗生物量与根系形态的影响
云南松
干旱胁迫
生物量分配
根系形态
种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植物形态变异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余甘子 形态特征 变异 种源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区划与生态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181
页数 分类号 Q949.753.5
字数 32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2.01.0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90)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余甘子
形态特征
变异
种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