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LC-HG-AFS)联用技术分析了太湖沉积物中砷的形态[亚砷酸(As(Ⅲ))、二甲基砷酸钠(DMA)、一甲基砷酸二钠(MMA)和砷酸As(Ⅴ)].测得沉积物中以无机砷为主,且以As(Ⅴ)居多.选定以1 mol/L的磷酸和0.1 mol/L抗坏血酸为提取液,在微波辅助萃取(功率为60 W,时间12 min)下,萃取率达79.84%~91.57%,回收率在94.78%~107.6%之间.4种砷的形态在0~160 μg/L之间时线性良好,检测限为0.6~2.3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2%~2.20%.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
推荐文章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矿石中砷含量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矿石
砷含量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土壤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砷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土壤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食品中总砷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
食品
总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辅助提取-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沉积物中砷的形态
来源期刊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砷形态 沉积物 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光谱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6
页数 分类号 O657.31|TH744.16
字数 30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035.2012.01.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启军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63 324 9.0 15.0
2 虞锐鹏 江南大学国家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7 658 16.0 23.0
3 武铄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2 3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砷形态
沉积物
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双月刊
2095-1035
11-6005/O6
大16开
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