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作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通过随访,评估不同ABI水平对于具有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长期预后的意义、目前所需采取的措施.方法 多中心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3 732例住院患者,分为≤0.4,0.4< ABI≤0.9,0.9 <ABI≤1.3,三组.以全因死亡及心因性死亡为主要临床事件终点.以冠心病发病率及冠心痛再入院率心血管事件为次要临床事件终点.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趋势卡方检验,Cox回归,分析相关变量及不同ABI对于具有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 ABI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年龄明显增高,男性大于女性,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痛、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肥胖症的患病率及吸烟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PCI、CABG、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在ABI异常组中,全因死亡率及心因性死亡率显著增高.ABI正常组对比≤0.4组,其全因死亡率与心因性死亡率分别为(7.2% vs 33.3%);(3.2% vs18.5%),(P<0.01).Cox回归显示异常ABI是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因性死亡率及冠心病发病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比ABI异常组与正常组,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相对危险度是1.82(95%CI:1.15-2.90),心因性死亡率的相对危险度是2.97(95% CI:1.56-5.98).结论 异常ABI是除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传统因素外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并能预测具有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患者的预后状况.对比ABI异常组与正常组,其全因死亡率的相对危险度是1.82(95%CI:1.15-2.90),心因性死亡率的相对危险度是2.97(95% CI:1.56-5.98).建议对高危人群进行PAD筛查,尤其是在具有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首先开展,并将无症状的PAD个体尽早纳入一级预防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