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优化谷莠种子萌发、出苗的最适条件,研究解决谷田谷莠子严重为害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和软件SPSS18.0的LSD法,以谷莠子出苗数目为考核指标,对谷莠子预处理、覆土深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实验因素对谷莠种子萌发特性均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谷莠子出苗的最优方案:谷莠子预处理3天、覆土深度0.5cm、土壤温度32℃、土壤含水量15%。该研究的最适条件与谷子播后苗前遭遇中雨即受谷莠子严重为害的实际情况相符;避免于中雨之前播种谷子,就能有效防控谷莠子严重为害。
推荐文章
莠去津对春谷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38%莠去津
春谷
株防效
鲜质量抑制率
外来恶性杂草假高粱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假高粱
外来杂草
种子
休眠
萌发
外来杂草小花山桃草种子休眠萌发特性
小花山桃草
外来杂草
种子
休眠
萌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响恶性杂草谷莠种子萌发特性的环境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农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恶性杂草 谷莠 种子 萌发 环境因素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6,32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51.1
字数 55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共引文献  (14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性杂草
谷莠
种子
萌发
环境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学学报
月刊
1007-7774
11-6016/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18-161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294
论文1v1指导